措尼仁波切

2017/04/30

 

如何有智慧的传达爱

 
学生问:
仁波切的新书《中阴解脱门》提到:中阴的间隙并非佛教徒的专属,而发现间隙需要靠心的本貌,那其他宗教如基督徒,是否也能有这样的发现呢?
有一次一位癌末的基督徒看到我,他不知道我是佛教徒,一心一意的要替我祷告,那一次我心里受到很大的的冲击,因为他是一个外道,却能对佛教徒如此大慈大悲,那种爱是属于那一种?平常做什么修持,可以达到那种大慈大悲?可以利益他人?
 
仁波切答:
当然!爱与慈悲是共通的,并非佛教徒的专利。心性就是心的本质,真理就是真理。有不同的方式来描述真理,有不同的方法找到真理,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。
(要如何才能有大慈大悲?)有一个方式,就是变成基督徒,何不呢?既然觉得他们有更好奉献方式,你何不成为他们的一份子? (仁波切表示这是半开玩笑的)
在那个时刻,要去觉察,自己是被什么障碍住而无法像那位基督徒一样表达爱?去了解自己,同时去了解爱被什么阻碍了?在之前就提到,我们内在都有一些堵塞、障碍,这内在的障碍阻碍了我们的爱与慈悲。纯净的爱和慈悲是我们内在本具的,但能否被表达出来,要看那障碍是什么。
希望你能够去觉察、感觉到它(内在的堵塞、障碍),对它仁慈,然后打开它来~打开这个障碍,慈悲和爱就会流露出来。
 
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,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麻木感,特别是忙碌、时间不够的时候,一切都会僵化固着,这种僵化固着变成一道墙。如果不去面对处理它,反而试着要从外面做些什么,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,不会产生有机的效果。当然,还可以做不同的学习与修持,一旦自己连结到内在的「本质爱」。那么再来就是「表达的爱」。表达的爱有分为:父母的爱(教养的爱)、罗曼蒂克的爱、责任的爱、还有虔敬的爱及慈悲的爱。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,像水可以改变成不同的颜色,但水的本质都是一样的,这水的基本本质就是自己内在的爱(本质爱)。
 
爱可以很健康的,像父母亲的爱是基于关心,有爱也有关怀。但父母的爱必须带有智慧,否则可能变得关心过度,对孩子而言,变成一种冻结的状况。从爱的观点来说,父母亲可能认为孩子(对方)必须如此做,但需要以智慧来检视,思维该如何表达才能恰当的传达这份爱。
 
这种情况就像日本的庭园。日式庭园看来像很天然、原始,有老树、有枯木、有新生的树,看起来像原始、多是自由自然地生长。但仔细观察,会发现花园中有许多照料,有园丁巧妙的把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,但那份照料和关心是安静的,而天然原始、开放的生长是显而易见的,花园中有绝佳的平衡。这当中是需要有关怀的,但如果关怀中没有智慧时,会造成关怀显而易见而破坏了天然原始、开放的美,这就会变成新加坡花园,所见到的只有关怀:只能有新生的树,只能长成同一种样式,移除老的树木等等。
 
真的很好的日本庭园,像是原始花园,但细心观察时,会发现当中有着爱与关怀,但同时有着天然原始、开放自由~这也是所有的父母亲想寻找的,在关怀与自由的教养方式中找到平衡。当然,给予太多的自由会造成问题,然而给予太多关怀也会造成问题~所以这当中要有艺术~为了要有美好的艺术呈现,我们需要在爱中注入智慧。
 
为了要能呈现这种美好的艺术,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内在有些部分被阻塞、障碍住,以致于我们无法带着正确的平衡去表达、展现,要去觉知这个部分,我称之为怪兽,美丽的怪兽,是美丽的怪兽在阻挡,去觉知这怪兽~慢慢地、慢慢地它会打开来,要对它仁慈,从这角度那个角度四处看看,跟它打招呼:哈啰!怪兽,你好吗?这是谁造成的呢?我妈妈。 (开玩笑的)可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,所以不要朝那个方向去思索,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了,现在的疗愈方法已经不朝这方向去了,在18、19世纪时他们会去找寻问题的根源。但是现在去找寻根源不是好的方式,但我们还是有着这些阻塞障碍,所以仁慈地去面对它,将它打开来。
 
许多事情不断的在发生,有些是我们可以掌握的,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。有些事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发生的,有些则可能是因为业力习气,而这些所有的接收到的,透过文化、教育、环境等塑造了我们,我们就这么相信着「我们所感觉到的」、「我们所看到的」是真的是对的。只有一种角度一种理解方式,但有时,相反的感觉出现了~忽然发觉原来自己所相信是错误的。不管是哪一种情况,都是一种程式。
 
要去知道自己的程式。要跟自己内在本质相连结:本然的心、本然的爱、本然的慈悲,去熟悉它们,一再、一再的去连结,使其稳定。透过练习修持、正念修持、对洞见了解,有一天会找到根源,发现自己的基础变得安定,从这个基础去表达爱,那时表达的爱会是很健康的爱。那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表达很健康的爱,而不会将自己有的没的都倾倒在孩子身上。
 
通常我们有种纯净的爱,是从无条件的爱开始,但当我们对其他人表达爱的时候,却变成有条件的爱。这有条件的爱的来源原是无条件的爱,但当对方接收时,却变成是有条件的爱。
举例来说,我们都有接收过父母之爱的经验,那时都是以一种有条件的方式进行的。虽然那是从无条件的爱开始,但表达时,却成为有条件的爱:
「你书读的很好,我买巧克力给你吃。」、「考试成绩如果好的话,我就给你买『iphone19』的手机」(仁波切开玩笑表示因为到大学毕业那时已经是『iphone19 』的时代了)。
 
所以常常像这样,是从好心肠开始的,但如果缺乏智慧,就像是赌博谈条件似的:如果你这样那样,就可以这个那个的。但原来动机其实是想在教育上帮助孩子的。
到最后,我们学习到就是爱是有条件的。我们以无意识的方式学习着,不是有意这么学习~而我们也无意识地以这样的方式对别人传达爱。那样的爱永远都无法让人感到满足。因为那爱当中有着恐惧、有种空虚感、不完整的感觉。如果想要一种完整、圆满的爱,就要回到源头,就是「本质爱」。这是一种基本觉得ok的感觉,从那安好的感觉中来表达爱。而不是:「我觉得不太好,我需要你的爱!」。我们都是如此想、如此写、如此宣传的,对这有种罗曼蒂克的幻想。
 
想一下:自己是用那一种方法给予爱?用那一种方法接收爱?我们有爱的基础吗?或者我们是肤浅的、以自我利益的角度在给予及接收爱?
 
我不会下结论,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去连结、去感受「本质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