措尼仁波切

措尼仁波切「大圆满:立断」闭关教授 2014年11月28日 (一)

2015/02/05

 
措尼仁波切「大圆满:立断」闭关教授
 
 
 
      闭关之前,我们先做课诵。谈到课诵,有两种念诵方式:一、祈请,召请诸佛菩萨的加持;二、用思维的方式念诵,透过多次不断的念诵,思维课诵内容的涵义,让这涵义成为习性的一个部分,这时并没有外在要祈请的对象。
 
 
 
皈依:分内外两种
 
       首先来做皈依,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。皈依也分为两种:一种是外在的皈依;一种是内在的皈依。
       皈依的时候,我们就受到了保护。受到什么样子的保护呢?就是「远离基本恐惧」的保护。所谓恐惧,会用众多不同方式呈现。而基本的恐惧,是奠基在不稳定上,或许大家会想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无常。所以我们请求诸佛菩萨加持,让我们能够远离恐惧,让我们成佛,观想面前有佛、法、僧三宝,这个是一个有对境的方式,称为外在的皈依。
 
 
 
〈皈依发心〉
诸佛正法圣僧众,直至菩提我皈依,
以我布施等功德,为利众生愿成佛。
 
 
       接着是特殊的皈依,也就是内在的皈依。内心状态是远离二执的,所以没有对境,以此来了解内心的本质,这也是此次闭关的主题。念诵的时候,我们要让心安住在它本然的状态中。希望到明天下午的时候,大家都能够很自然这么做。
 
 
顶礼
体性空性为法身,自性昭明受用身,
大悲灿然化身前,直至菩提我皈依。
 
 
       接下来的念诵部分,主要重点是我们的发心,也就是我们的动机。发心的基础是慈心、悲心以及菩提心。念诵从四无量心开始:
 
 
 
〈四无量心〉
愿一切有情具乐及乐因,愿一切有情离苦及苦因,
愿一切有情不离无苦之妙乐,愿一切有情远离亲疏爱憎常住大平等舍。
 
 
 
       接下来是特殊的菩提心。这个菩提心是非常有力量且非常强烈的承诺,承诺要修持大圆满或者是大手印,这样的修持是为了让自己解脱,让一切的众生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。
       我们会不断地重复菩提心的修持跟念诵,让我们以思维的方式了解菩提心,能够让它真正变成发自内心的感受,直到菩提心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性,那个时候的菩提心,就是非常好的菩提心。
 
 
 
为了救度等虚空无量众生,直至圆满成佛,
我将依大圆满之方便,了悟法身之俱生本觉。
 
 
 
欲见实相,先舍执著
 
 
 
       接下来是献曼达。修持献曼达的真正涵义,就是要放下我们所拥有、所执著的一切,把所有的一切献供出来。当然,这样的献供是暂时的,当课程结束之后,你还是可以把这些东西拿回去。但是当在课堂上做献曼达的时候,就要把所拥有的一切执著、贪著的东西,都化为美好的净土献供出去,否则就会持续执著一些必要或不必要的东西。这样极度的执著,会遮蔽我们的洞见,使我们无法如实看到实相本身,因为实相被自己的感知遮蔽了。如果我们要理解真正的佛法,首先就必须自在,最好的方法就是献供。这就好比如果我们想要写下什么东西,就必须要有一张干净的纸。
       一再献供会变成怎么样呢?献供修持的时候,我们可以这样说,这个世界是如幻的。但是当你知道世界是如幻的时候,并不会以负面的角度看世界;相反的,你会生起慈心跟悲心,用正面的角度知道世界如幻,而且与世界共舞。这就好比看电影。
       在看电影的时候,我们虽然跟得上故事的情节,但内心非常清楚自己是在看电影。当然,有些人会完全落入情节,可是绝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在看电影,同时也跟得上剧情,感受到剧中人的快乐与悲伤。
       很抱歉的,我要告诉大家,其实我们此生就是一场电影,这场电影上演著所有喜怒哀乐。当你知道此生就是一场电影的时候,就会知道如何在这当中找到平衡,大家可以了解吗?
        我知道大家都非常专心听课,但是请不要过度的专注。大家要听,同时也要放松。好吗?否则心没有办法敞开。所以大家要放下。
       需要数一、二、三一起放下吗?不需要是吧?那么就请大家把所拥有的一切都化为最美好的东西,献供给佛、法、僧三宝,然后让它产生一个好的作用,也就是在这么做的同时,我们也能够累积福德资粮。念诵〈献曼达〉:
 
 
 
大地涂香敷妙花,须弥四洲日月严,
观为佛国做供献,有情咸受清净剎。
 
〈请转法轮〉
 
众生思想和心识,随其差別而有之,
大乘小乘与共乘,我今祈请转法轮。
 
 
        请大家带着正确的动机来听闻教法,也就是带着殊胜的菩提心来听闻教法。我们闻思修教法的目的是什么呢?就是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内在的平静,去除烦恼,然后利益一切众生,不仅此生,希望未来世也能够如此。带着这样子的心来听闻教法。
 
 
       闭关的主题是「大圆满」。「大圆满」有两个重要的教法:一是立断,一是顿超,这一次是以「立断」为主题。为了要让大家能够清楚的了解立断的见地,我必须要做一些準备。我不会讲太长,也不会讲太多,我会先谈一小部分,确定大家都了解意思,如果大家不明白的话,我就不会再说了。所以大家努力一点(这是开玩笑的)。
 
 
练习丟掉情感上的负担
 
 
 
      第一件事情,就是丟掉多余的负担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负担,我们必须要放下、丟下它。负担有的时候在思维里,有的时候是在情感上,我们要知道怎么样放下情感上的负担。
      现在来做一个短短的练习,呼气的时候,我们让呼气时间延长。我知道大家都想得到一些东西,那么这里就不是大家该来的地方。我希望大家能够失去一些东西,请大家给我你所有的负担,不要再背着这些东西,明白吗?
     我知道大家还抓着感觉,抓着那些东西,这些负担已经背在身上很久了,说不定有二、三十年的时间。也许你觉得自己已经放下了,事实上在情感的层面上,你仍然抓着它。
      你可能知道怎么样去放下它们,但在情感上,你仍紧抓着它。所以大家先不要做,先看着我,甚至也不必写什么笔记。当然有一些课程是需要大家做笔记的,可是有一些课程只要在这里,只要好好的看,就可以了。
       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有足够的知识,也已经有了足够的资讯,希望我们现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课程。你并不是一个录音机,你是活生生的一个人,是可以转化的
 
 
 
观想、佛法,先放一边
 
 
 
       放下执著的方法是这样,我们先做甩手,现在是要放掉所有的执著,大家不要忘记吸气了。不要带着观想,不要想带入佛法,不要像一般观想观世音菩萨,祈求给你这个,给你那个,那样反而会让我执更强大。
       有一个放下的咒语叫做「SO WHAT」又怎么样呢?「WHO CARE」谁在乎呢?当我们放下的时候,你要在内心深处、情感的层面上,带入刚刚讲的那两个咒语。在青少年的时期,我们常会说:「又怎么样呢?谁在乎呢?」不是吗?大家会跟父母说:「那又怎么样」吗?可能嘴上没这么说,但是心里面是这么想的。所以我们在这里再说一次:「那又怎么样呢?」但并不是对你的父母说,我们的对象是那些「不必要的、外在的执著」。
         因为如果你在乎的东西,比你需要的还要更多的话,就变成一种界限了。为了要改变那样的习性,所以我们要说「那又怎么样」、「谁在乎呢?」我们可以在这个咒语之前加一个「嗡」,讲完的时候说一个「梭哈」,也就是「嗡 SO WHAT,  WHO CARE 梭哈」,可是念这个咒语要在心里念,不是嘴上念。通常我们念咒语的时候,都只是在我们思考层次上,并没有进入到我们的情感层次。
         我已经可以看到各位内在的美好了,内心充满了爱,我们是很值得被爱的,为什么要放掉这么美好的东西呢?我们必须要拥有、聚集美好的东西,但却偏偏有这么多外在的障碍。我并不是说你对所有的事情都要不在乎,当然我们必须要在乎某些事情,当你要在乎某一些事情的时候,必须要先放下那个已经过期的事情。
        这就好像你不会因为食物会造成牙垢,就不吃东西了。你还是吃,只是吃完以后会去刷牙。如果你是一个男性,在乎你的伴侣的话,就会一天刷两次牙。曾经有一项调查:女性虽然不会抱怨伴侣口腔的味道,但是她们希望伴侣口腔的气味是清新的。这是开玩笑的。这样的笑话在台湾没有什么用,但在加州却非常有效。
        现在看着我,感受到那个咒语,然后停留,保持在那种状态。你要有一点胆识,管它发生什么,就让它发生吧,然后「谁在乎呢 梭哈」。
        你可能想,这样子到底是对还是错呢?这样子是一种很胆怯的「放下」,你不需要觉得不好意思,你可以在任何时候,任何时机都「谁在乎呢 梭哈」。
 
 
 
爆满的心放不进「大圆满」
 
 
 
         如果你不这样子做的话,就没有办法了解大圆满的教法。如果学习大圆满的时候,只是把它当成另一种新的东西,然后灌进你那颗已经快爆满的心,那样只会让我们的心的负面跟无明更多而已。不要去检查你做得怎么样,要发生什么就发生吧,不发生就不发生吧!「谁在乎呢?梭哈!」你必须要有一种很自在的态度来做练习,必须确信内心闪耀著佛性。
         我们并不能从外界带入佛性,把它植入我们的心中。相反的,我们应该把心敞开,剥掉一层层遮蔽佛性的障碍物,让佛性自然闪耀出来。所以再做一次。
 
         做的时候,我们要放下所有概念性的执著,不要试图抓住某一些佛法。这样的练习,早晚都可以做,甚至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做。即使是短短的时间,但它是非常有效果的。
          现在严肃的事情要来了。大家準备好要接受严肃的东西了吗?我希望能够看到大家的专注,但是又希望能够看到大家的放松,在放松的同时仔细地聆听。这就是放下。大家知道怎么做吗?你可能觉得这根本不是佛法,但是它就是佛法。大家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吗?透过这样做,能够放下所有的一切吗?我需要大家的回应。
 
学员:会逐渐的放下。
仁波切:只透过这个方法就可以做到吗?只透过这个方法就能够完全的自在吗?
学员:是逐渐地可以达到。
仁波切:所以我们需要什么呢?
学员:见地。
 
          透过刚刚的练习,或许我们可以放下某一些东西,好像是可以稍微忽视我们一些基本的情感。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,有一些陈年的情绪伤口,是很难透过这个方法就能够放下的。所以,应该用什么方法呢?接下来我们应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?我们必须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感觉!
 
 
 
练习感受自己的感觉
 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接下来的练习,就是要去感受到自己的感觉。之后我们可以再谈一些,我不想讲太多,因为讲太多只进到脑子,进到思维。如果我们只是要这样子,你可以去读书,譬如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《醒了就好》,里面有很多、很多应该要有的资讯。光只是透过这种思维上的资讯,可以改变我们内心感受的状态吗?
        所以,要改变我们内在的习性,内在的情感性创伤,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?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我们的情感世界。
        我们有一个思维的世界,还有一个情感的世界,所以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感受。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感知,感受到自己的感觉。
        请闭上眼睛不要想任何事情。放下所有思维的心,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,然后感受你各式各样的感觉。
        把思维丟下,回到你的身体去感受,就只是感受。现在你是在思维还是感受你自己的感觉呢?任何一种感觉都是没有问题,我希望你能够感受到一些什么。不快乐……悲伤……恐惧……,就只要去感觉它。
        有些人在想着自己的感觉,不要这么做,丟下那一些,对自己诚实,就只是去感受它。可能有情绪上的痛苦,或者有某一种心情,无论生起了什么样子的感受,就只是去认识到它,觉知到它。
 
 
教授:措尼仁波切
日期:2014年11月28日     地点:台北剑潭青年活动中心
主办:化育道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英译中:施心慧
 
课程尚未结束,请接续阅读         措尼仁波切「大圆满:立断」闭关教授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