措尼仁波切

措尼仁波切 Tsoknyi Rinpoche 2013香港中阴教授(二)

2014/07/02

 
 
时间:2013年10月10日
地点:香港
 
 
寻找「间隙」
 
这个此生中阴,还有两个小分类:禅定中阴和睡梦中阴。为了修持睡梦中阴,要修持如幻禅修,就像电影黑客任务(The Matrix)。所以现在我们要来谈一点禅定中阴,为什么它叫中阴?我们普通的心、感觉、念头、概念,会遮蔽我们的心性,就像5点以后的交通尖峰时间,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而来,我们找不到念头之间的「间隙」,就像密勒日巴尊者说的:在两个念头之间,智慧如朝日升起。我会重复说明一次。
 
为何我们称之为中阴?你们知道中阴是什么意思吗?你们可以说说看……介于中间(in-between)。那么,透过禅定中阴,我们在它里面寻找什么?……好的,没关系,译者会完成翻译的,她是个很棒的翻译,我有完全的信心,我没办法说完整的,她可以把它说完整(大众笑)!好的,有几种中阴呢?四个。第一个可以分成几种呢?两种。第一种是什么呢?禅定中阴。透过禅修,我们要寻找什么呢?透过禅修,我们要寻找什么呢?(大众答:间隙)间隙?好的,我听到了。念头之间的间隙。就像密勒日巴尊者说的: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,未来的念头尚未发生,不执取当下这一刻,这里就有本然的实相(nature reality)。
 
说起来容易,是吧!在你心中有任何间隙吗?有吗?你们知道间隙吗?知道吗?你们知道间隙?
 
这边有没有人知道?只要说知道!(大众说:知道,继而大笑)你们知道间隙,有间隙,是吗?你有经验过它吗?说有或没有……有,没有……有。所以关于间隙,你知道一些,但你是否在间隙中或经验到间隙?这是个问题。也许你们之中的有些人经验到,有些人没经验到。但现在你想到间隙,就已经阻挡了间隙,这就是问题所在。当你想「间隙是怎么回事?」,就不再有间隙了。如果你不去想这个间隙,一样也没有间隙。
 
仁波切问:我们该怎么办?怎么办?怎么办?
学员回答:放下。
仁波切:放下什么?放下生活?不行吧,是吗?放下你的人际关系吗?不行吧?放下你拥有的财产吗?不行!所以你想要放下什么?
学员回答:念头。
仁波切:「念头」或「无念」,要放下这些,这也都是念头。
学员回答:什么都不做。
仁波切:什么都不做?懒惰!(大众大笑)不可以什么都不做,尤其是在香港,一定要做些什么。虽然无事可做,也要做一些事,感觉好像有某些事要做。像在纽约一样,香港就好像是纽约的姊妹,事实上这是很好的,很多的业缘。
 
 
感受并不是根据你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
 
如果你放下你的想法或念头,你认为你的感受会听从吗?清晨你想要起床,你的心说起床吧,你的感受说什么呢?再睡10分钟!(大众笑)是吗?有这么多的事情在障碍着,职业、责任、工作、成就、恐惧、压力、休息不够、急切、孤独,虽然你有很多事情,但内心深处持续升起,所有这些都占据了间隙。当我非常想去看这个间隙,这也是一种占据。对间隙的障碍有两种:一种是尖峰繁忙的思想,另一种是尖峰繁忙的感受。你们知道思想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吗?知道或不知道?(大众回答:知道)。是的,谢谢!(大众笑)
 
我在马来西亚吃了太多咖哩,声音有点哑,明天应该会好一点。这是习惯,感受上的习惯,我想吃咖哩。我知道我将到香港教学,但我的感受赢了。所以,在我们生命中,有多少事是被习惯控制了?仅只愿望是不够的,实际上理解并不是力量。在今天,理解已经是很好的了,但理解没有到达并进入感受。「感受并不是根据你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。」再一次,感受不是根据你的思想而决定的感受。
 
仁波切:再一次(大众笑)。
译者:我们的感受并不是根据我们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。
仁波切:你们可以跟着译者一起念诵这句话吗?(大众笑)
译者:我们的感受并不是根据我们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。
大众一起念诵:我们的感受并不是根据我们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。
仁波切:再一次(大众笑)。
大众一起念诵:我们的感受并不是根据我们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。
仁波切:啊,再一次。
大众一起念诵:我们的感受并不是根据我们的想法而决定的感受。
 
感受改变感受。你有一个感受,然后你有另一个正面的,或者不管任何什么的感受,那个感受突然改变前一个感受。是吗?好的,很好,所有这些都是在做准备。
 
 
「在」间隙中
 
所以,要了解禅定中阴或三摩地中阴,我们能做些什么?这里指的是在念头与念头之间升起或发生的实相的本然状态。我们必须了解,我们必须「在」那里。不是去想那个间隙,我们必须「在」那个间隙里。这个间隙是我们的家。
 
我想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障蔽,像纽约、香港、东京带来很多的速度。速度、快速。如果我们一直处在快速中,我们永远见不到间隙,这表示我们一直要从间隙跑开,这表示我们不「在」,「在」和「跑」是两件不同的事。所以我们必须要「在」。最好是「在」和「跑」,而不是「跑」、「跑」。「在」间隙中,然后「跑」,但不是没有「在」间隙中而只能「跑」。
 
这个间隙就是我们的家。对吗?若没有家,就变成无家可归,就会有很多恐惧。至少你的内在有个家,有了这个家,你可以离家2个小时,没问题,但在内心深处,有个家在那里。所以我们没有联结到我们基本的佛性或基本的证悟功德、基本的自由,没有这种联结,就总是会有很多的恐惧。这个间隙在未来,如果我们现在了解这个间隙,它的名字是子净光,子净光未来会与母净光相会。
 
子在哪里?这是个问题,你们说看看,就随意说说看。子在哪里?那个间隙是子净光吗?说「是的」!(大众说:「是的!」仁波切笑,大众也笑)。
 
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。你们想要听笑话吗?(大众答要)我有一个朋友名叫朗达斯,他在美国很有名,他把嬉皮精神带入美国,你们知道嬉皮运动吗?六0年代,所以他是嬉皮的上师。他在全世界各地演讲,有一次他在日本演讲,他就讲了很多笑话,人们就开始笑了,然后他接下来讲一些更复杂的,属于美国文化特色的那种笑话,人们也笑,这鼓舞他讲了更多美国本地的笑话,而他们仍然笑。他感到震惊,哇,这些人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这么深入!演讲结束后,他和译者聊天:「这演讲很好,是吧!为什么呢?」译者问:「为什么这么说呢?」他说:「我讲了很复杂的笑话,而听众们笑了,他们都听懂。」译者回答:「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。」朗达斯问:「为什么?」译者回答:「每一次你讲了笑话,我就说:笑!」(大众大笑)这个翻译是在翻译了笑话之后又加上一个「笑!」。我希望这种事还没发生。(大众笑)没发生吗?(大众答没有)没有,没问题!(大众笑,译者说:「他们真的了解,因为我也加上了自己的话」大众又笑)我觉得很好!(大众笑)
 
 
中阴通关的移民签证──子净光(间隙)
 
所以,为了走过所有的中阴,移民的中阴,我们必须要有签证,是吗?所以这个签证就是子净光,这要依靠禅定中阴,在四大分离的过程中,最好你停留在这个间隙中,让四大元素消融。没有从那里面离开,母净光,或者安住在那个间隙中,安住,然后一切都会自动发生。不论我们知道或不知道,重要的是签证,不论你知不知道香港移民法规、你是在机场或其他地方、香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、移民规定或移民官、看到他们时要出示什么或不管说些什么……如果没有签证,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?对吗?
 
你有签证,就算你不向移民官员微笑,应该也没问题。所以,如何拿到签证?是吗?「如何拿到签证」的意思是「如何找到间隙」。
 
 
对治「间隙」的障碍──让第6识慢下来
 
这个间隙目前被两个主要的障碍阻碍了,认知障碍以及情绪障碍。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一些有关「心」(mind)的系统,或者说是「认知」(cognizance),或者说是「识」(conscience),这里意思一样。心、认知、识都和心有关,同一个名字。心的系统,心,你知道心和感受是不同的。情绪是心还是感受?感受,是吗?(大众回答:是)特别的感受,它是反应的感受,对某件事物的反应,这部分今天或明天会谈到。所以,有8种不同的识,5种感官识,第6识是知道(knowing)的识,第7识是判断、分析的识,第8识称为阿赖耶识,意思是硬盘的识,所有的习惯模式都贮存在那里。所以,现在,我给你们展示这个,这是什么?念珠!你有闻到念珠吗?没有。你闻到它吗,现在?你现在正在用哪一个识?眼识!还有一点点声音,但声音不需要,看见就够了,是吗?所以这是5识中的其中一识知道这是念珠,不,不,你看到念珠。哈啰,大家还在吗?
 
你知道这是念珠?那是第6识,第6识知道这是念珠。是吗?(大众答:是的。)你需要思考吗?为了知道这是念珠,你需要思考吗?你自动就知道,是吗?(大众答:是的。) 好的!所以这里没有思考介入其中,是吗?你知道这是念珠,不需要思考,你就是知道。
 
你喜欢念珠吗?这是哪一个心?第7识。「哇,这串念珠真好!」为什么你认为这串念珠真好?为什么?是因为什么?是根据什么来区分?你怎么知道好与坏?你如何知道如与坏?经验?根据什么?你如何决定这是好或坏?感受?感受决定,或感受反映了什么?啊,反应此前的习惯。第7识在我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中找参照点,然后突然在第8识中找到并且点击那个习惯,然后说,啊,这是好的。第7识就像在寻找:「我要如何响应这个对象?喔,我看到这串念珠,好棒!」这是习惯,否则你不会认为这串念珠很棒。
 
也许你认为这串念珠不怎么好,根据过去不好的经验,和这一样的念珠,在你小时候,你父亲用它打你。(大众笑)你父亲是个佛教的修行人,(大众笑)念诵嗡嘛呢呗美吽,努力要证悟,小孩子在旁边跑来跑去,延误了他的证悟。(大众笑)(仁波切示范一边念嗡嘛呢呗美吽、嗡嘛呢呗美吽、嗡嘛呢呗美吽……一边用念珠打人,大众笑)所以你对这念珠有不好的记忆,当你一看到念珠,你就不喜欢它,那是对这个念珠的情绪反应,然后你就评断念珠是不好的。自动的情绪记忆反应发生了,然后念头就确认那是不好的。但记忆是存放在阿赖耶识中,那是无意识的。每件事都发生得很快,所以当你想要改变你的习惯时,它已经结束了。对吗?你看到念珠,你知道,你已经反应了,已经知道了。所以你要如何改变阿赖耶识里的习惯密码?没有时间,一二三,结束了。
 
所以,如果你有不好的习惯,如果你有好的习惯,你很幸运,习惯会根据那个习惯来反应。所以,佛教徒和佛陀看到这个,喔,这里有一些问题,我们必须教育第7识。我们必须教育第7识。再一次,我们必须教育第7识。如何做?太快了! 为了要跟第7识沟通,第7识已经决定了,所以我们没办法跟它会见、对谈以及教育它。因为这个原因,佛法发展出「止」的修持,以「止」的禅修来让反应慢下来。放慢反应,反应太快了,如果我们不能慢下来,我们可能看不到间隙。所以为了寻找那个间隙,我们必须让第6识慢下来,对吗?念珠,「喜欢!」或「不喜欢!」,已经决定了。太快了,现在试着将我们的心休息在念珠上,而不被第7识影响。
 
因为当下此刻的觉知,当下一刻并不是间隙,它是单一的念头,但不被第7识影响。再说一次。
译者重述:因为当下此刻的觉知,当下一刻并不是间隙,它是单一的念头,但不被第7识影响。
 
(仁波切拿下眼镜)太紧了,没关系,我们必须接受痛苦,没有痛苦就没有愉悦,因为痛苦,我知道当我拿掉眼镜时,啊,有短暂的解脱的机会,是吗。没有死亡,你不会享受生命,所以死亡没关系。你必须训练你自己,每件事都是可训练的。现在,当你活着的时候,你要训练,死亡没关系,但是,不要因此去死。设定动机:「啊!死亡没问题,但是我必须要有工具来通过中阴的移民检查,现在,我有很多时间,我可以申请签证,如果我拥有所有正确的文件,政府不能拒绝我。」至少尼泊尔政府,我听说香港政府非常诚实且友善,如果你拥有所有正确的文件,他们一定会给你。在尼泊尔就算文件齐全,还会要另一份、再一份的文件……这是开玩笑的。所以你有时间,你很健康,准备要走,为何不在现在就准备签证!所以,这个签证永远不会过期。如果你有个好的签证,上面不会有失效日期,这个签证的效期一直到证悟!通过所有中阴,每个中阴都会盖个章,章上说临终中阴,也许你不需要通过法性中阴,临终中阴结束时有可能证悟,看是哪一种签证。外交签证,或第三等签证,有希望的,最好的签证是由大手印和大圆满所签发的,了悟心性。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的:「在念头之间,智慧升起。」解脱于概念,解脱于恐惧,解脱于希望,解脱于时间,解脱于方向,解脱于内与外,那种间隙。这个间隙,称为「离戏」(simplicity),或有时候称之为「内在空间」,充满了慈悲。
(未完待续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