措尼仁波切

如何有智慧的傳達愛

2017/04/30





如何有智慧的傳達愛

 

學生問:

仁波切的新書《中陰解脫門》提到:中陰的間隙並非佛教徒的專屬,而發現間隙需要靠心的本貌,那其他宗教如基督徒,是否也能有這樣的發現呢?

有一次一位癌末的基督徒看到我,他不知道我是佛教徒,一心一意的要替我禱告,那一次我心裡受到很大的的衝擊,因為他是一個外道,卻能對佛教徒如此大慈大悲,那種愛是屬於那一種?平常做什麼修持,可以達到那種大慈大悲?可以利益他人?


仁波切答:

當然!愛與慈悲是共通的,並非佛教徒的專利。心性就是心的本質,真理就是真理。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真理,有不同的方法找到真理,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。

(要如何才能有大慈大悲?)有一個方式,就是變成基督徒,何不呢?既然覺得他們有更好奉獻方式,你何不成為他們的一份子?(仁波切表示這是半開玩笑的)
在那個時刻,要去覺察,自己
是被什麼障礙住而無法像那位基督徒一樣表達愛?去了解自己,同時去了解愛被什麼阻礙了?在之前就提到,我們內在都有一些堵塞、障礙,這內在的障礙阻礙了我們的愛與慈悲。純淨的愛和慈悲是我們內在本具的,但能否被表達出來,要看那障礙是什麼。

希望你能夠去覺察、感覺到它(內在的堵塞、障礙),對它仁慈,然後打開它來~打開這個障礙,慈悲和愛就會流露出來。

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,有時候我們會有一種麻木感,特別是忙碌、時間不夠的時候,一切都會僵化固著,這種僵化固著變成一道牆。如果不去面對處理它,反而試著要從外面做些什麼,是不會有任何幫助的,不會產生有機的效果。當然,還可以做不同的學習與修持,一旦自己連結到內在的「本質愛」。那麼再來就是「表達的愛」。
表達的愛有分為:父母的愛(教養的愛)、羅曼蒂克的愛、責任的愛、還有虔敬的愛及慈悲的愛。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,像水可以改變成不同的顏色,但水的本質都是一樣的,這水的基本本質就是自己內在的愛(本質愛)。

 

愛可以很健康的,像父母親的愛是基於關心,有愛也有關懷。但父母的愛必須帶有智慧,否則可能變得關心過度,對孩子而言,變成一種凍結的狀況。從愛的觀點來說,父母親可能認為孩子(對方)必須如此做,但需要以智慧來檢視,思維該如何表達才能恰當的傳達這份愛。

 

這種情況就像日本的庭園。日式庭園看來像很天然、原始,有老樹、有枯木、有新生的樹,看起來像原始、多是自由自然地生長。但仔細觀察,會發現花園中有許多照料,有園丁巧妙的把各種元素結合在一起,但那份照料和關心是安靜的,而天然原始、開放的生長是顯而易見的,花園中有絕佳的平衡。這當中是需要有關懷的,但如果關懷中沒有智慧時,會造成關懷顯而易見而破壞了天然原始、開放的美,這就會變成新加坡花園,所見到的只有關懷:只能有新生的樹,只能長成同一種樣式,移除老的樹木等等。

 

真的很好的日本庭園,像是原始花園,但細心觀察時,會發現當中有著愛與關懷,但同時有著天然原始、開放自由~這也是所有的父母親想尋找的,在關懷與自由的教養方式中找到平衡。當然,給予太多的自由會造成問題,然而給予太多關懷也會造成問題~所以這當中要有藝術~為了要有美好的藝術呈現,我們需要在愛中注入智慧。

 

為了要能呈現這種美好的藝術,我們需要知道自己內在有些部分被阻塞、障礙住,以致於我們無法帶著正確的平衡去表達、展現,要去覺知這個部分,我稱之為怪獸,美麗的怪獸,是美麗的怪獸在阻擋,去覺知這怪獸~慢慢地、慢慢地它會打開來,要對它仁慈,從這角度那個角度四處看看,跟它打招呼:哈囉!怪獸,你好嗎?這是誰造成的呢?我媽媽。(開玩笑的)可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,所以不要朝那個方向去思索,這樣的思維方式已經過時了,現在的療癒方法已經不朝這方向去了,在18、19世紀時他們會去找尋問題的根源。但是現在去找尋根源不是好的方式,但我們還是有著這些阻塞障礙,所以仁慈地去面對它,將它打開來。

 

許多事情不斷的在發生,有些是我們可以掌握的,有些則是無法控制的。有些事是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發生的,有些則可能是因為業力習氣,而這些所有的接收到的,透過文化、教育、環境等塑造了我們,我們就這麼相信著「我們所感覺到的」、「我們所看到的」是真的是對的。只有一種角度一種理解方式,但有時,相反的感覺出現了~忽然發覺原來自己所相信是錯誤的。不管是哪一種情況,都是一種程式。

 

要去知道自己的程式。要跟自己內在本質相連結:本然的心、本然的愛、本然的慈悲,去熟悉它們,一再、一再的去連結,使其穩定。透過練習修持、正念修持、對洞見了解,有一天會找到根源,發現自己的基礎變得安定,從這個基礎去表達愛,那時表達的愛會是很健康的愛。那時父母可以對孩子表達很健康的愛,而不會將自己有的沒的都傾倒在孩子身上

 

通常我們有種純淨的愛,是從無條件的愛開始,但當我們對其他人表達愛的時候,卻變成有條件的愛。這有條件的愛的來源原是無條件的愛,但當對方接收時,卻變成是有條件的愛。

舉例來說,我們都有接收過父母之愛的經驗,那時都是以一種有條件的方式進行的。雖然那是從無條件的愛開始,但表達時,卻成為有條件的愛:

「你書讀的很好,我買巧克力給你吃。」、「考試成績如果好的話,我就給你買『iphone19』的手機」(仁波切開玩笑表示因為到大學畢業那時已經是『iphone19』的時代了)。


所以常常像這樣,是從好心腸開始的,但如果缺乏智慧,就像是賭博談條件似的:如果你這樣那樣,就可以這個那個的。但原來動機其實是想在教育上幫助孩子的。

到最後,我們學習到就是愛是有條件的。我們以無意識的方式學習著,不是有意這麼學習~而我們也無意識地以這樣的方式對別人傳達愛。那樣的愛永遠都無法讓人感到滿足。因為那愛當中有著恐懼、有種空虛感、不完整的感覺。如果想要一種完整、圓滿的愛,就要回到源頭,就是「本質愛」。 這是一種基本覺得ok的感覺,從那安好的感覺中來表達愛。而不是:「我覺得不太好,我需要你的愛!」。我們都是如此想、如此寫、如此宣傳的,對這有種羅曼蒂克的幻想。

 

想一下:自己是用那一種方法給予愛?用那一種方法接收愛?我們有愛的基礎嗎?或者我們是膚淺的、以自我利益的角度在給予及接收愛?  


我不會下結論,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去連結、去感受「本質愛」。

 

 

 

 

仁波切最新課程公告網址:http://www.pundarika.tw/?tw&news_16

 

仁波切課程報名即時通知:官方line@   加入好友     Line@ID:@ydm7090w

 

愛的漣漪不斷~法佈施

 

幫助眾生開悟是佛法的核心價值。

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》說:諸布施中,法布施為最。

 

維摩居士在上開經文中說:「法佈施是以身作則,如法修行,做一切眾生的榜樣,這是真正的法布施」。自己如實修行,也幫助眾生轉迷為悟,就是法佈施。人身難得,正法難遇,何其有幸,透過仁波切的教導,我們得以調整粗、細色身,讓自己成為放鬆、柔軟、有彈性的法器,安住在本覺中,自在地與各種好與不好的情緒、煩惱及生起的一切顯相共舞,信心充滿,遠離憂懼。

 

將仁波切的法教傳播出去,讓愛的漣漪不斷擴散,就是最殊勝的法佈施,自利利他,福慧雙修,功德無量。

 

分享方法:將仁波切的法教透過下方「分享鈕」分享至粉絲團、部落格、line、wechat、電郵微博、推特,或經由簡訊等分享給親友。